一、推進砂石行業工業化體系建設
1.砂石加工企業必須建設和完善實驗室及質量控制體系,做到出廠產品的檢測,推行合格證制度,并且逐步減少產品的質量波動。
2.形成完善、適用和先進的標準規范體系,確保引領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混凝土產業提供更多的高品質骨料,保障其品牌化建設,提升建筑工程質量。
3.形成比較明確的砂石生產線設計路線、原則和典型模式,減少和杜絕目前設計中的通病和典型問題。做到砂石產品關鍵參數的可控可調,實現生產線穩定、可靠、低能耗運行。
4.圍繞砂石骨料生產破碎整形、級配調整、質量監測、粉塵收集、廢水處理、物料儲運等核心技術環節,推動裝備技術持續創新。
5.提高從業人員專業知識和素質,有計劃對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技能競賽。
6.提升砂石行業企業管理水平,改變目前粗放的管理模式,實現有秩序和精細化管理。
7.逐漸形成以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模式,不斷提高對裝備和工藝水平、綠色生產、生態恢復、產品質量、人員隊伍的要求,擠壓和淘汰小、亂、差加工企業。
二、建立和完善砂石材料的科學技術體系,實現科技引領
砂石產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龐大科學和技術體系,必須明確砂石骨料的物理、化學和加工屬性,將礦物與采礦、機械制作、工藝設計、無機非金屬材料、交通運輸、土木工程、生態環境、林業、農業、生物學等多個學科有機組合、銜接,建立砂石骨料的科學和技術體系,在各個環節鼓勵科技創新,支撐融合發展。
逐步推進建立行業的研究開發、設計、生產、質量控制、標準等完整的工業體系。為了鼓勵行業科技創新,鼓勵建立砂石骨料行業大數據平臺,推動建設集石礦開采、加工、儲運高度集成化、自動化、規?;?、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和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現代化中大型企業。未來幾年,砂石骨料產業的科技進步將比其他建材產業的發展速度要快得多,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勢在必行。
三、科學合理布局,抑制局部地區產能過剩
我國目前局部地區已經出現過度投放礦山開采權的情況,有些縣級區域,投放十幾個礦山,政府礦權招投標要考慮砂石供求大局,天價礦權不僅大大增加了砂石骨料制造成本,而且過度造成生態環境的損傷和修復壓力,造成浪費和產能過剩。對于這種情況行業應設定區域砂石骨料產能布局的原則和上限,向政府和行業預警、通報產能布局過度的區域,抑制全行業盲目擴大產能的風險,并進行科學合理布局。
四、提高行業準入門檻,著力打造砂石骨料主流供應渠道
目前砂石骨料對建筑工程的威脅主要來自混亂、失控的供應鏈,行業沒有一個保證產品質量和綠色生產與運輸的供應渠道。建議大城市可采用“北京模式”,住建部門牽頭有計劃地建立有資質、可追溯的建設用砂石供應鏈,采取“先立后破”的方法,環都市建設和形成大型現代化砂石供應基地,途徑是砂石企業通過砂石骨料第三方機構綠色生產與運輸評價,住建委授予綠色砂石供應基地,獲得準入資格。當主供應渠道滿足建設市場需求時,淘汰沒有準入資格的企業,重塑高品質綠色砂石骨料供應鏈。中小城市和縣級區域,按照市場需求,可以政府主導或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合并重組形成中大型砂石加工加工企業,嚴格規范與管理,打擊、淘汰小、亂、差企業,建立綠色、高質量、價格合理、市場有序競爭的砂石骨料供應鏈。
五、大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水平
砂石行業必須認真貫徹和踐行“兩山論”思想,不斷形成和豐富綠色礦山(或綠色生產線)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技術、新方法,建設一批砂石骨料國家級綠色礦山,示范引領全行業綠色發展。在綠色礦山建設中不斷實踐中國砂石協會提出的“砂石4.0+”發展模式,全行業樹立一大批“綠色生產和生態修復”樣板企業。
六、提升規?;瘍炠|產能,讓高品質骨料走入混凝土企業
砂石質量對于現代混凝土和工程質量的重要意義和影響已經眾所周知,2019年和2020年兩個多部委聯合發布的引領性文件都強調盡快形成規?;瘍炠|產能,實現高品質骨料的大量生產和供應。必須樹立“產品質量是高質量發展的根本標志”意識,改變和肅清石屑披著機制砂的外衣混入砂石骨料供應鏈的情況,讓合格和高品質骨料大量進入混凝土企業,成為主體。爭取3年至5年內,高品質骨料形成規?;a能,切實改變人們對機制砂的認知,支撐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混凝土質量,提高工程質量。
七、大力推動砂石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
通過數字化智能制造與高品質骨料加工理論和技術的系統研究,推動產業現代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是保證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提出和建立高品質砂石骨料智能制造關鍵理論和成套技術,需要多項研究成果支撐,包括與砂石骨料關鍵制造技術相關的理論、裝備、工藝、產品檢測與評價等多個方面,必須進行專題科學研究與創新。這是今后若干年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建設現代化的砂石骨料及破碎裝備企業。智能制造正在改變未來,將引發制造業革命,它不僅是單一設備的智能化,而且是貫穿產品設計、生產、銷售、管理、服務等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
八、未來砂石骨料產業鏈的模式
混凝土主要由砂石骨料、水泥和外加劑等構成。其中砂石骨料所占比例達到70%以上,水泥熟料和外加劑所占比例很小。未來行業的競爭,不單是產品或是渠道的競爭,而是將資源有效整合成體系的競爭,以砂石骨料生產基地為中心,砂石、混凝土為主體的產業鏈,合理利用機制砂石骨料生產過程中的低吸附性石粉作為摻合料,同時降低運輸成本。未來砂石骨料產業理想的模式將是:砂石骨料生產基地+粉磨站+混凝土攪拌站+固廢資源再利用+物流運輸等一體化的產業結構。
九、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為世界砂石骨料業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近年來,我國砂石行業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際砂石行業GAIN組織有著密切交流,也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與高度認可。今后隨著我國砂石行業的不斷發展,結合“一帶一路”建設,中國砂石發展的途徑和模式將對世界砂石材料界的發展提供借鑒和樣板。
同時,我國砂石業也更多融入世界砂石相關學術、產業組織,交流互動,取人之長,創新發展。適度加大東南沿海地區天然河砂的進口,緩解基礎設施建設砂石骨料供應的壓力。
文章轉載自:砂石帝
若有侵權,請聯系info@dmcstech.com刪除